林少华教授部分讲话:
村上春树从1979开始写小说,1979—2009,他写了三十年;我从1989年开始翻译他的《挪威的森林》,1989—2009,我译了二十年。大大小小厚厚薄薄译了38本,已出33本,加上不是村上的,总共有50多本。
部分朋友可能更多地注意到我因此获得的一点点虚名,而未必留意50本背后的东西——翻译是何等孤独而辛苦的活计!二十年,二十年之久!二十年间,我身在城市却几乎没有享受到城市灯红酒绿衣香鬓影的世俗性快乐,身在体制内却很少得到体制内特有的好处,至今仍在教育体制手下大气不敢出地当一名平头教员。孤灯冷月,夜半更深,或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每每感叹自己在此前的人生途中因此失去的东西是多么惨重。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翻译的村上作品,近二十年来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以城市青年为主体的一两代人的心灵品位、审美取向和生活情调,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文体——既有别于欧美作家又不同于日本其他作家的独特的村上文体。在这个意义上,我感谢日本文学家村上春树天才地创造了这样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文本,感谢无数中国读者对我的译本的接受、欣赏以至批评。并且感谢世界上存在翻译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我想,假如没有翻译,我的人生恐怕要苍白许多瘠薄许多。毕竟,在这个教授队伍浩浩荡荡的时代这个“正高”职称显然不会给自己头上带来什么光环。当然,我也可能成为多少像那么回事的学者,但以我的知识结构和学养积淀,恐怕很难构筑自成一体的学术大厦或成就惊世骇俗的独家之言。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我们的母语——汉语,要对世界上现存的这个最古老的一以贯之的语种致以由衷的敬意和谢意。。。。。。
(根据现场谈话记录整理的部分,未经本人审阅)
评论